岁进士是什么,清代的岁贡有何不同?

这算不算是学位造假?岁进士不是真进士。岁进士是什么呢?岁进士就是岁贡生,是各府、州、县学每年从年深的廪生中挨次升贡,选拔贡入国子监深造的生员,其实就是年岁比较高的秀才吧,但也算是体面的文化人了,岁进士作为一个雅称,可以写在私家性的族谱和碑文里,却不能用于正式的文书中,即使带有颂扬性的普通文体,如书信、传状里也很少有用的,图一的岁字有点小。

1、岁贡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恩岁贡是什么意思?“恩岁贡”应该写为“恩、岁贡”才准确。清代的贡生(相当于举人)共分为:优、岁、拔恩、副和例贡6种.其中例贡是用钱捐的所以只称为“五贡”详细情况可查《清史稿》选举志。问题二:附贡生是什么意思贡生是什么概念?贡生相当于举人副榜。贡生有几种,蒲松龄是“岁贡”,又叫“挨贡”。就是做廪生时间长了,排队挨号挨上了贡生。

儒学训导是什么意思呢?当时封建社会的学校分好几级,国家一级是国子监,省里面是府学,县里面是县学。这个儒学训导就是县学的副长官,相当于现在一个中学副校长了。问题三:什么叫贡院?贡生分拔贡,恩贡,岁贡,例贡各是什么意思?贡院:从前的举人考试,三年一科,正式的名称叫「乡试」,也雅称为「乙科」,考上的就是举人了。乡试都在各省省会举行(每年秋八月)。

2、岁进士候选儒是什么意思

全称肯定是”岁进士、候选儒学训导“。“岁进士”不是殿试进士,是对于“岁贡(生)”的一种雅化的别称,不是真正的进士。“岁贡(生)”是“贡生”的一类,“贡生”是什么?明清科举时期,按期选拔各地府、州、县学的“生员”(俗称秀才),贡入中央国子监(俗称“出贡”),称“贡生”。实际上是从地方学校进入最高学府读书的学生,是享受教育的一种待遇,不是功名。

3、恩拔岁进士是什么意思

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俗称大考。考取第一名者,分别称解元、会元、状元,谓之大三元,大三元之前为小考,即童生、秀才参加县、府、院三次试,每三年举行两次,三考皆名列前茅者,俗称小三元。会试每三年一次,凡逢子午卯酉之年农历八月中秋节,即为乡试之期,乡试考取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凡附于举人榜之末尾者,称副榜,又名平个举人,正式名称叫副贡。

在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