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币泰和通宝

金泰和通宝楷书折二金代铸币工艺传承于宋,是继汉莽、徽宗之后最后一个高颜值货币时代。泰和为金章宗第三个年号,铸有泰和重宝、通宝两种货币,重为篆,通为楷,传折十重宝玉筋篆为大书家党怀英所书,而楷书近于徽宗瘦金体,据史载,章宗好书画,擅摹瘦金,此钱文极有可能为其御书,楷书泰和铸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种,均为青白铜,除小平偶有所见之外,余皆罕。

1、这两个铜钱上的字念什么?是哪个朝代的?

第一个泰和重宝,大金国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铸。钱文篆书,直读,有当十大、小两式。钱文是文学、书法大家党怀英手书,字体清纯典雅,精美异常,素为历代藏家所珍爱。不过你这作为工艺品玩玩吧!第二个不太清楚,应该是皇宋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北宋仁宗赵祯,宝元二年至皇祐末年(公元1039年~公元1053年)铸,非年号钱。

有小平、折二两种,有铁钱。篆书中另有九叠篆者,极其罕有,为古泉大珍。大金国金章宗完颜璟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铸。钱文篆书,直读,有当十大、小两式。钱文是文学、书法大家党怀英手书,字体清纯典雅,精美异常,素为历代藏家所珍爱。另铸有“泰和通宝”钱。泰和重宝铜质优良,体态浑厚,制作精美。面文“泰和重宝’四字为玉筋篆,直读,由文学、书法大家党怀英书,字体精纯典雅,美不胜收。

2、乾隆通宝小平普通流通钱、小平样钱、小平母钱重量大约是多少?

母钱母钱相当于现在的钞版母钱经过细致加工后,作为铸普通钱的母钱已很精美了,但多数能看到翻砂铸造后留下的细小沙眼等铸造痕迹。母钱的特殊价值在于作为翻铸子钱(子钱就是普通流通钱)发行量再大也比子钱少之又少。雕母,母钱与普通流通钱明显的区别是:雕母要查看是否有雕刻痕迹的存在。母钱要查看是否有经过修整加工的痕迹。而普通流通钱再精美也是铸造出来后不会加以细致修整的。

3、天统通宝的小平钱是什么样子?

没有天统通宝,应该是元统通宝,元朝顺帝元统年间(1335~1337)铸造,版式只有小平钱,大小有两种,一种在2.3厘米左右,还有一种更加小,直径在1.6厘米左右,钱文书写不工整,制作粗糙。存世极少,现在的价格在万元以上,估计还是有价无市。给你一本书看全明白了。古钱之价值,在成套而不在单枚.即成套之钱.为无价之宝,而单枚者,则值同蔽屣。

均能收集齐全。无一枚之缺.虽百万千万可值也,即不然,能将一朝一代之钱收齐.千元万元亦可售也。然若分散.则所值即不若斯高贵矣,即如元代之钱。共一百二十四枚,如能齐全,最低可售一万二千四百元。即每枚可值百元之谱;但若分售,则每枚最多不过数角、数元而已,是成套与单枚,其价值至为悬殊也。盖成套者难收,单枚者易得;成套者历史材料之要件,币制发展之实情,人所国宝,单枚者,可有可无.嗜古者所独需。

在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