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有两多:一是写诗多,二是印章特别多。说起乾隆皇帝对于印章的喜爱,那可谓是达到印章狂魔的程度除了象征皇权的玉玺外,他还拥有1000多方形态各异的印章,是当之无愧的印章控,为何乾隆皇帝会如此喜爱印章呢,一枚小小的印章在国画中究竟有何奇妙的作用?俗语云:画比龙,印点睛,这句话完美道出印章在国画中所占据的地位,作为中国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印章是中国绘画中独有的表达形式,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古老文化孕育培育的艺术结晶。
姓名字号章,多用于题款处,一般白文者多。在雕刻姓名字号章时,往往是一姓一名分开雕刻,尤其忌讳将名字分开,有断名之意,寓意不好。姓为斋号章,名为名号章,使用过程中,名号章一般会略小于落款字体,如果分量不够,则需要我们在其下加盖一方斋号章如果两方名号章,颜色为一朱一白,也需要注意,白文在下,朱文在上。诗句章,也就是闲章,多数为作者寄托情感的印章。
1、国画中的印章有什么讲究国画中的印章,可以有名章和闲章两类。印文一般都是篆书。印章大小要与画的大小相匹配。通常与落款文字的大小差不多。名章是指作者姓名、字号等代表作者身份的印章。用于落款之后,加盖一枚或两枚,一般不超过三枚。如盖二枚,则宜一朱一白,上阴下阳。二印之间相距一个印的位置。印的内容,第一方应为姓名印,第二方应为字号或斋馆印。同时,二印大小及字体风格最好相同或相近。
否则头重脚轻,给人以不适之感。印章大小以不超过款字为宜。名章因其意义较为严肃,故一般为正方形或长方形。闲章能完善构图,丰富内容,增加趣味。内容多与作者的喜好或作品的主题有关,往往镌刻成语、诗词、格言或图案。如傅抱石常在自己满意的作品上盖“往往醉后”,反映自己的作画习惯,令人想见作者作画时的豪情。潘天寿常在作品上加盖“不雕”,表达自己返朴归真的追求。
2、国画上的印章有什么讲究国画上的印章有什么讲究国画上的印章有什么讲究,作为具有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印章,制成的材质有很多,玉石印章通常都会刻上吉祥动物作为身份的象征,现在更多的是用于收藏,下面分享国画上的印章有什么讲究。国画上的印章有什么讲究11、通常一副作品必不可少的是姓名章。也就是有作者的姓氏、名字、或号、雅号之类的章,这种章都是落款的最尾处盖,表示这幅作品的出处。
也有姓是一个章,名字是一个章的,不过很少。2、有些水准的作品就要用到闲章,也就是不是为了标识作者身份,而以布局装饰为作用的章,比如起首章,通常盖在作品左上角,作为整体布局装饰,破除太严肃作品的死板格局等。刚开始学,只要姓名章就够了,等学到一定程度再学习怎么盖闲章即可,3、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