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脚下的袋叫什么袋

弥勒佛。老君说,自己用金刚琢点化一位修道者成佛,金刚琢最厉害的功能就是套诸物,恰巧弥勒佛也有这么一件宝物,叫作人种袋,能装诸物,太上老君住在三十三天的兜率宫,弥勒佛住在西天的东部,就叫兜率天,弥勒佛人称东来佛祖,太上老君出关化胡被称为紫气东来。太上老君派青牛精带着金刚琢下界是为了阻止取经团继续西行,弥勒佛派遣黄眉老怪带着人种袋下界是为了取代孙悟空的位置变相阻止唐僧取经。

1、布袋和尚的布袋是用来装什么的

世间万物。吃的,喝的,因为人什么都不需要。弥勒菩萨名“阿逸多”,是释迦牟尼弟子,南天竺人。后来由人间生在兜率天内院中教化菩萨。据佛经上说: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流传一万年。其后世界道德逐步提高,不再须要佛教,佛教便自行消亡了。再过八百余万年后,弥勒菩萨由兜率天下生此世界成佛(见《增一阿含经》、《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

我国五代时期,在浙江奉化有位和尚名“契此”,常携布袋,教化群众,很得群众信仰。临终时说了一首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识。”因此,人们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就在寺院的天王殿正中塑了他的像。乐山大佛塑的弥勒菩萨应该是阿逸多的像,而大肚弥勒佛是布袋和尚的形象。布袋和尚在五散人中,是作者杜撰出来的人物。

2、弥勒佛的人种袋是什么东东哦?

象征人类的种种烦恼,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就是天天背上烦恼这个袋子,只要放下,就轻松了!布袋是一种宽厚、包容的象征。他有一偈:是非憎爱世偏多,子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他强调要大度能容,不要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憎爱,要“宽却肚皮”、“豁开心地”,只要肚量大、心胸宽,遇到冤家也能与之和平相处,甚至还能由此悟道成佛,证得六度。

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不知名氏,来历不详的布袋和尚,自称“契此”,他是五代明州奉化人(或说四明人)。笑口常开,蹙额大腹,经常佯狂疯颠,出语不定,就地而卧,随遇而安。他给人欢喜快活、逍遥自在、大肚能容的深刻印象。手持禅杖,肩荷布袋,所有供身资具通通放在囊袋中。

3、弥勒佛为什么携带布袋?

人们在寺庙里经常见到一尊袒胸露乳,开口大笑的弥勒佛,而使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位弥勒佛还随身携带着一条布袋。说起弥勒佛携带的布袋,还真有些蹊跷,相传弥勒佛是释迦牟尼佛娑婆国的一位补位大菩萨。而人们常看到的弥勒,实际上是一名禅宗游方僧的塑像,此人名契此,号长汀子布装师。这个游方僧容貌猥琐,蹙额皤腹,出语不定,随处坐卧,他掌以杖荷一口袋,内装随身衣物和用具。

在线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