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藏品:三棱护法三眼老玛瑙天珠尺寸:长59mm,最粗直经:13mm重量:16克天珠,唐代及以前的才是真正的老天珠!天珠不是天然形成的,真正的老天珠年代都在唐代或唐前,是有着古老镶蚀工艺的带线条带眼纹的玛瑙珠,又是藏传佛教的圣物,其工艺和图腾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唐代老玛瑙天珠镶嵌工艺已经失传!使用100倍及40倍显微镜下观察,佐证了真正的老天珠是有着古老镶蚀工艺的带线条带眼纹的玛瑙珠。
天珠又称天眼珠,主要产地在西藏、藏东、不丹、锡金、拉答克等喜马拉雅山域,是一种稀有宝石。天珠为九眼石页岩,含有玉质及玛瑙成份,为藏密七宝之一,史书记载为九眼石天珠。西藏人至今仍认为天珠是天降石。价值天珠和钻石是这个世界上最贵的石头,天珠具有文化及信仰意义而钻石并没有文化意义。天珠的硬度达到了莫氏7至8.5,属于半宝石,然而当今地球上除了南非钻石,没有任何矿石的磁场强得过天珠。
1、具有神秘色彩的天珠为何如此珍贵?科学角度看天珠:其实,西藏本身并不生产天珠,其源头是两河文明产生的蚀刻玛瑙。西方学者认为,天珠上的图案来自古代两河流域的珠子纹样,只是后来有演变和发展。早期的天珠或者说天珠的前身都是蚀刻玛瑙或者玉髓珠,这一论断无论是从考古界,还是收藏圈都是毫无争议的事实。而这样的蚀刻玛瑙经过现在考据有多种途径传入。第一种途径主要是从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阿富汗地区传入吐蕃;另一种途径是由巴基斯坦经于阗进入吐蕃。
2、两晋南北朝时候的天珠是什么样的吗?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群雄割据,天下乱战的时期。由于战乱,导致经济发展缓慢,手工艺的发展也不如汉代那样的太平盛世,在文化上玄学流行,佛教兴起,兼之时尚“服玉”,以及当权者提倡薄葬。春秋,战国,及汉代时期的天珠没有火烘,魏晋唐代多有火烘,火烘过的天珠更神秘吉祥。火烘过的表面更温润。两晋南北朝时候的天珠是什么样的吗?两晋南北朝时候的天珠就是那个非常这个珍贵的,所以说很多人是见不到这种天珠的。
3、什么时期的天珠成交率最高1800年左右。天珠最早起源于藏民族对灵石的原始崇拜,被视为“神佩戴的饰品”,天珠有自然形成说,也有专家认为其制作工艺存在“人为因素”:矿石开采后,经人工研磨,加入天然树脂、中草等浸泡,依天然纹路或自行勾勒相应纹路,后经开光、加持,形成天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博士仝涛介绍,考古人员在阿里地区札达县城西郊、象泉河南岸的曲踏墓地进行发掘时,找到了5座洞式墓葬,并出土了大批古象雄时期珍贵文物。